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阅读与写作委员会

品味书香世界,悦读智慧人生

来源:静宁县南关小学
图片

为了持续深入打造书香校园,纵深推进师生读书工程,努力营造高雅校园文化,有效落实《静宁县持续深入推进师生读书工程建设书香校园》(静教函〔2021327 号)文件精神,鼓励动员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我校以“书籍浸润心灵   阅读点亮心灯”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并在学校公众号开辟专栏,分别刊登教师、学生、班级的读书成果。

本期(第三十八期)我们刊登党龙岗教师的阅读心得。


品读书香世界   悦读智慧人生



静宁县南关小学   党龙岗

      从开始识字算起,与书结缘已三十有余,可以说一直与书为伴。从粗识俩字到学会阅读,再到看书、教书,一生走来无时无刻和书打交道,也有乐趣和教益,但更多的是阅读带来收获,读书让人生更加充实。

1


图片

虚荣心让我爱上了阅读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最初的读书生涯是从识字开始。那时我还没有上幼儿园,却对识字有特别的嗜好。走在路上看到商店的招牌、家里姐姐用过的教科书、电视屏幕上的字......,每当遇到我不认识的字,我都会不厌其烦的问姐姐、父亲、母亲。渐渐的我认识的字多了起来,平时也喜欢显摆,每每听到有人称赞我认的字多,我的自尊心便得到极大的满足。读书为了识字,识字多渴望得到大人的表扬,这也成为了幼小的我读书的动力。这种动力却似星星之火,在我幼小的心中燃烧起来,让我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阅读。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我开始上学就跟着爸爸在学校生活。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我们的精神生活也是一片荒漠,除了教科书,我们几乎接触不到其他的课外读物。再加之那时的教学主旋律是唯课本独尊,课外书作为“牛鬼蛇神”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较之常人幸运的是,我有一个支持我读书的父亲,父亲经常把学校为之不多几本书,借来给我读。但小时候的我又是那么的热爱阅读,这些书对于初萌读书兴致的我远远不能满足,于是我又到处搜集可供我阅读的书籍材料。在家里的墙上钉着有一个简易的木书架,上面放着父亲收藏的不多的几十本书,由于非常的高,幼小的我只能凳子垒凳子才能够的着,为了读这几本书,不知道摔了多少跟头,每次都鼻青脸肿。而且那些书都是比较高深的书,甚至《毛泽东文选》,《反杜林论》都在其列,幼小的我每次都是读的不求甚解,但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喜欢读,读的速度也是异常惊人,没过多久就将这些书全部读完了。在这些书中我最喜欢读的就是《聊斋志异》和一本讲魏晋时期奇闻异事的书,里面狐仙鬼怪的故事,让我既怕又痴迷。在学校里课间十分钟的时候,我把这些故事讲给同学听,同学们听得比上课都认真,胆小的女同学甚至惊恐的瞪着双眼,却又满含期待的听着。我的虚荣心开始作祟起来,沾沾自喜的说“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为了维持这种满足,我又开始四处去搜寻书籍,同学拿的有皮没毛的破书、母亲用来夹鞋样的书、同学用书纸折的飞机,我都统统拿来读过。这些书往往少之又少,可遇而不可求,虚荣心的满足让我喜欢上了读书,没课外书读也成为困扰我童年的第一个大问题,这种一足一缺的感触萦绕在我童年的读书记忆中挥之不去。

图片

2


图片

武侠小说,打开了我热爱文学的大门

        上初中的时候,我的同桌他妈妈很早就去世了,爸爸是收破烂的,整天穿的破破烂烂的,好多同学嫌弃他脏,不愿与他坐同桌。可是我却抢着与他坐同桌,因为他经常拿一些他爸收破烂收来的书。这些书大多都是武侠一类的书,我刚一接触就无可自拔的痴迷于此。为了能得到这些书籍的优先权,我不仅和他坐起了同桌,而且他的很多作业由我代笔。有一次,为了完成他的作业,我把自己的作业都没做,结果被老师结结实实的批评了一顿。对同桌的仁义,当仁不让的换来了这些书籍的优先权。别看这些书籍破破烂烂门类却很齐全,《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绝代双骄》《天龙八部》......金、古、柳,所著作品皆能罗列其中。仙气飘飘的小龙女,机灵古怪的黄蓉,忠厚老实却运气爆棚的郭靖,这些有血有肉,侠肝义胆的武侠人物,顿时让我如痴如醉,无法自拔。上课的时候,经常忍不住拿出来瞄两眼,可是好景不长, 由于被老师发现的次数太多,书籍被没收的次数太多,同桌便有微词,扬言再不给我书了,这对于我无异于釜底抽薪,我便决定转移阵地晚上看。那时候母亲身体不好,父亲每晚都要回家照料。我便晚上经常灯火通明,第二天带着熊猫眼来到课堂,上课打瞌睡之事常有发生。学习也一落千丈,我们学校有个老师和父亲是同学,把学校之事一五一十告诉了父亲。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看到父亲铁青着脸,把我藏在床底下的一本武侠书丢在了桌子上,带着失望的语气说:这是谁的书,给人家还了,都这么大的人了自己想一想’,我长这么大父亲还从没有这样那时我难过极了,发誓再不看武侠小说了。无论怎样,现在想来,就是读这些武侠小说,培养了我读书的习惯,真正打开了我热爱文学的大门。

图片

图片

3


图片

真善美滋养了我的心灵

      为了帮我戒掉武侠小说的“瘾”,父亲开始引导我去读一些散文,父亲那时有一本报纸的粘贴本,上面都是他把自己在读报纸时遇到的好的文章剪下来粘在上面,平时我想读,他总是怕我弄坏,放抽屉里不让我碰。这次他竟然破天荒的拿了出来,父亲摘抄本可以说是“万花筒”,小小说、散文、新闻报道、说明文,应有尽有,就是在这些文章的阅读中,不仅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享受了很多读书的乐趣,更是打开了另外一扇通往读书道路的大门,让我在读书中学会了甄别,那些是我喜欢的对我有益的我要牢记它,那些是我不喜欢的对我有害的我要摒弃它。这种好恶,让我喜欢上了书中的真、善、美,为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粘贴本,把读到的令我感触的文章也摘录了下来。一时之间到处搜刮报纸来读,报纸可遭了殃,被剪得体无完肤。这种大跃进式读书不为人所齿,却让我收获颇多。
      于此同时,我开始接触到了大部头的小说作品。姐姐放学时带回来了三部小说《十七岁不哭》《花季雨季》《巴黎圣母院》,由于当时欣赏水平不高,《巴黎圣母院》觉得太难懂了没有读几页便做罢。而剩余的两部,却让我沉迷其中,一连读了几遍。少男少女们在经历各种愉快或忧伤后,终于学会坚强,真正成长的故事情节也感染我,让我萌生我也应该为青春而努力的念头。再后来我读了那时风靡全校园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被孙少平的人生经历所打动,他那种平凡却不平庸以及坦然面对人生的态度,深深的打动了我,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新的思考和认识。读《人生》让我对高加林的背叛咬牙切齿。读《穆斯林的葬礼》时,读到韩新月的去世时哭的梨花带雨。为了高考作文能得到高分,我一个教语文的舅爸,推荐我读《读者》、《时文选粹》、《智慧背囊》,读里面的文章,要么被里面感人的情节深深打动,要么被里面故事所蕴含智慧闪光点所折服,要么被心灵的鸡汤灌的血脉偾张。总之,这一时期的读书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让我重新定义了真善美,让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信条。


图片

4


图片

徜徉书海,书山漫漫

真正读书的条件变得充足的应该是我上了大学之后,这也是我人生中课外阅读的黄金时期。整栋大楼构成的逸夫图书馆,大学宽裕的课外时间,让我的爱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开学后迫不及待的办理了借书证,我也成了图书馆、阅览室的一名常客,大学时期我阅读的书籍范围广、数量多,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道理。《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让我们懂得了勤学不辍的道理。古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让我产生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夙愿。古人所提倡“中”“和”思想也在这时成为了我为人处世之原则。在《老人与海》中,感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坚强”;在《复活》中,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地球的奥秘》中,探索生命的神奇之处;在《活着》中,体会活着的真正内涵。王朔的《玩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让我体会到了桀骜不驯的“痞子文学”。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让我感受到乡土和写实的魅力。伤痕文学让我对他们这一代人不堪回首的遭遇产生深切的同情。读中国历史让我体会到中国由分裂的国家逐渐走向互相认同的大一统国家的来之不易,让我建立了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读外国历史,拿破仑、凯撒、柏拉图.....让我认识了不一样的英雄人物,让我重新认识了世界。在宿舍里用我们嘶哑的喉咙朗诵海子、食指、顾城、舒婷.....流连在图书馆与教室之间,我越来越觉得书籍犹如高山,而我之如蝼蚁,探索之路漫漫修远。

图片

5


图片

借东风,开启共写新征程

大学毕业,我成为了一位乡村教师。乡村交通闭塞,信息不畅,解决工作之任务完成,对读书之事有所松懈。后来家中变故,颓废而惶惶不可终日。再后来结婚生子诸事不随人愿,每日疲于奔命,读书之事也抛之脑后。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语文教学中阅读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语文概念的提出,更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对老师以及家长的知识层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民阅读呼之而出,乘着这股东风静宁县也加入了教育实验区。不阅读的学生、老师、甚至终将会被历史所淘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开始发现自己的很多教学理念开始跟不上教学的需要。我开始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朱永新的《新教育》,苏姆林斯基先生所言:“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准备提供的图书,那就是学校了”。以及新教育实验强调的知性阅读,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这些教育言论让我醍醐灌顶,拨云见日,并且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开展学生的阅读教学。
       在新教育雨露恩泽下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和我相比拥有了良好的阅读起点。学校图书室有丰富的藏书,教学楼的疏散间有开放式的阅览室,教室也布置了图书角。而且他们的阅读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每天早读是二十分钟经典诵读时间,让学生诵读经典诗词、诗歌,用文学经典来充实学生的语言仓库。中午是午读时间鼓励师生共读,让师生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比如我和学生共同阅读了《夏洛的的网》,我们共同体验了小猪威尔伯和夏洛以及小动物之间友谊,并就各自的观点进行了交流,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制作了手抄报和读书卡,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读了曹文轩的《草房子》,我制作了一个名为“破茧成蝶——从男孩到男子汉的蜕变”的课件,和孩子们分享了“秃鹤”的转变,和学生激起了很多共鸣。暮省,就是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生活。指的是学生每天在完成学业以后,能够思考和反省自己一天的生活,并用随笔、日记等形式记录下来,同时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日记、书信、批注等手段,相互编织着有意义的生活!有了这些措施,学生的阅读效果不言而喻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对于新教育,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京ICP备19008617号-5
             联系电话:010-65501282
指导单位: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
主办单位: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阅读与写作委员会
京公网安备:
官方客服
公 众 号